“文革”中的浪漫爱情:苦多于甜,但义无反顾 | |
发布时间:2019/1/14 10:01:51 阅读次数:654 | |
我于1964年进入四川大学外语系读书,那时的学校规定,大学生不准谈恋爱,更不准结婚,谁要是违规,会被开除学籍。大多数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。但禁令无法阻挡情窦初开的少女幻想爱情的出现。谈恋爱于是变成地下活动,必须小心秘密地进行。 在我大二时,当上了系里的学生会宣传部长,每月都要参加学校学生会的会议。数学系的宣传部长是一位出口成章的英俊小伙子,他有时在晚饭后打电话给我,约我到校园里谈工作。当时晚饭后在校园谈心的男女学生不少,可两人都会拉开一米距离,谈话声音都挺大,好让别人听见他们是在谈工作、学习或者叫做汇报思想。 当时十几个房间的一层宿舍只有一部公用电话,谁有电话,大家全都知道。每当数学系那男生电话一来,我的室友就偷笑说:“数学系找你了。”其中一位室友认为我是容易受骗的人,要把我“管起来”,凡听到找我的喊话,她就跑过去接听,一听是男生,就会说我不在,然后把电话挂了,几次以后,数学系的男生再没有电话找我了。 她以为立了功,洋洋得意。我倒不想感谢她,因为她的“热心”,让我失去了和一位话题很多的男生聊天的机会。 “文革”开始后,学校里各级管理机构瘫痪,斗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”“打倒反革命”是头等大事,禁谈恋爱这一规定自然失效。“文革”半年过后,对革命厌倦的学生更以谈恋爱打发无聊的时光。
那时校园里斗争的腥风血雨和爱情的习习微风,矛盾古怪地并存着。其中不少爱情起源于对受害者的同情。 外语系的一位男生在“文革”初期就被打成“反革命”,被批判围攻。就在他万念俱灰时,一位心地善良的勇敢女生挺身而出,写出一张又一张大字报为他辩护,令自己也陷入围攻。私下里这位男生成为很多男生羡慕的对象,因为他得到了浪漫的爱情。 责任编辑:楚文
|